文摘网 > 名言 > 正文

​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《道德经》名言及释义

2024-12-03 21:47 来源:文摘网 点击:166

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《道德经》名言及释义

《道德经》是春秋时期老子(李耳)的哲学作品。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,对传统哲学,科学,政治,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,《道德经》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。

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人众人之所恶(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,即能够利益万物,又不争功,而且去别人不愿的地方——低贱之地)
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,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(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,并没有对人特别好,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,人之所以对万物差,是因为人的主观,人的自私的观念)

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(合抱的大树,生长于细小的幼苗;九层的高台,筑起于每一堆泥土;千里的远行,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)

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(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部分开始)

大方无隅,(宽宏大度的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)大器晚成。(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做成)大音希声(最好声的响声好象没有响声),大象无形。(最大的形象好象没有形体)
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(办任何事情,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,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。始终如一)

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,(自然规律会把万物进行平衡)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(人因为懒散,有贪念等等小心思,希望借助权威,贵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)

天欲其亡,必令其狂。(老天爷要想让谁灭亡,必让其做出疯狂的事。)